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继续在研发方面投入巨额资金。
但具体是多少呢?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回顾了领先的设备制造商如何为产品研发提供资金。这一次,我们再次关注了最大的建筑集团,依然是去年位列Icon 200榜单前列的九家公司。
我们利用国际建筑杂志最新更新的Icon 100榜单(该榜单精简后,现在只关注收入最高的 100 家公司),查阅了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和文件,以确定它们最近的研发支出。
这项工作并非旨在面面俱到:一些集团仍在发布包含其建筑业务以外活动的合并数据。
即便如此,这些数据也表明了这些公司投入了多少资金,支出逐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它们将精力投入到了哪些领域。
以下是排名前九位的公司最近的支出情况,以及影响这些投资的优先事项: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SCEC)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西安幸福路北延工程中的一座4.8万吨级单塔斜拉桥(图片: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中国建筑集团(CSCEC)的年度报告,该公司2024年的研发投入为455亿元人民币(约合64亿美元)。虽然较上年下降1.3%,但中国建筑集团表示,这是由于公司优化了研发投入结构,提高了研发投入效率。
该公司将研发预算的最大部分投入到“建筑领域的低碳实践和可再生能源”(26%),其次是智能建造和数字化(20.2%),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15.2%)。此外,该公司还投入资金用于新材料和工业化建造的新方法(12.1%),以及城市更新(11.3%)。
年内,该公司提及的创新成果包括:新一代轻型智能塔式起重机已投入湖北荆州市利布长江大桥项目使用;同时,该公司还研发了无人梁厂UBF2.0,该梁厂已投入江苏省两云港市204国道赣榆段使用。该梁厂配备全自动装配线,可完成从原材料切割、半成品加工到成品组装的整个流程。
该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18万亿元(3068亿美元),这意味着其研发支出约占营业额的2.1%。
2)中国铁路集团
中国铁路集团2024年的研发支出比上年下降了11.2%,从2023年的300亿元人民币(42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266亿元人民币(37亿美元)。
九子大桥主桥系统,是中国首座钢桁架拱壳协同结构桥梁。该桥全长1500米,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中新苏州滁州工业园区内,由中国铁路第一局承建。(图片:中国铁路集团)与此同时,该公司公布营收下降 8.2%,至 1.16 万亿元人民币(1629 亿美元)。
尽管如此,该公司强调其研发支出仍处于高水平——2024 年,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 2.3%。
中国铁路集团表示,正在“全方位”推进智能化建设,目前有35个项目正在进行中。
该集团拥有三个国家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行维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化及绿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外,还有10个博士后工作站以及52个省部级科研发展中心,专门研究中国的铁路、桥梁、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
该公司承诺,未来将继续投资研发,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
中国铁建是另一家在 2024 年减少研发支出的中国建筑巨头,其研发支出下降 3.8% 至 267 亿元人民币(38 亿美元)。
中国铁建近日竣工了连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贺兰山隧道,全长8.8公里。该隧道是宝音高速铁路英坝支线的一部分。(图片由中国铁建提供)与此同时,该公司营收下降 6.2% 至 1.07 万亿元人民币(1505 亿美元),净利润下降 14.9% 至 222 亿元人民币(31 亿美元)。
中国铁建表示,已成立中国铁建科技研究院,专门从事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新材料、高端设备、新能源和竹基材料的研究。
它拥有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 34 个省/部级及行业级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举措的合作创新。
该公司表示,其在创新方面获得了四项奖项,并在全年获得了 7,740 项新的授权专利,其中包括 2,696 项发明专利,同比增长 34%。
4)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
2024年,中国交建的研发支出下降6.2%至260亿元人民币(37亿美元),而同期其收入增长1.7%至7682亿元人民币(1080亿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交建2024年的研发支出约占营业额的3.4%。
该公司表示,已获准建设一个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原创技术中心。其“极端环境下绿色长寿命道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长桥安全长寿命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获得中国科技部认可。
展望中国“十五”规划(2026年至2030年),中交公司表示将研究材料技术,并投资于深地深海建造、波浪能利用、浮式风电、BIM、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等领域。
该公司还表示,将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资比例。
5)文西
法国建筑集团Vinci在2023年投入5000万欧元用于研发,但似乎尚未公布2024年的相关数据。
2024 年,该集团整体营收为 716 亿欧元,其中 318 亿欧元来自其建筑部门。
其研发总预算可能与 2023 年的预算相近,这将使其在集团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中国同行。
Leonard是VINCI集团的前瞻性平台和创新项目快速通道的名称(图片由VINCI提供)。然而,据《建筑简报》报道,该公司在2024年研发投入方面唯一提及的资金数额,是其“环境研究实验室”(Lab recherche environnement)项目。该项目是与三所法国工程院校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专注于建筑节能、城市自然环境和可持续交通。Vinci表示,自2008年以来,该合作项目已催生了85个与能源、生物多样性或交通相关的研究项目。该公司还表示,已承诺在2023年继续支持该项目五年,并为此投入600万欧元。
该公司最新的年度报告还显示,Vinci 在全球拥有 2500 项有效专利。
其名为 Leonard 的“创新与前瞻”平台在 2024 年支持了 39 个项目,自成立以来支持的项目总数达到 215 个。据 Vinci 称,其中约有 17 个项目已发展成为新的商业企业或实体。Leonard 在 2024 年的前瞻工作重点关注集团各项业务中涌现的风险,包括气候变化适应以及从现在到 2050 年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
该公司还支持法国智库“城市工厂”(La Fabrique de la Cité)开展城市转型研究。该智库去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深入探讨了利布尔讷和格拉沃利讷两座城市的公共发展项目。该智库牵头开展了一项关于地下城市发展机遇与风险的研究。能源改造、公共照明和通透城市也是其研究的重点。
6)中国冶金科工集团(MCC)
MCC 专门为中国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规划、设计和建造大型生产设施,2024 年其研发支出下降了 16.9%。
该公司2024年的支出为人民币164亿元(23亿美元),而2023年的支出为人民币197亿元(28亿美元)。
虽然MCC公司专注于冶金建设项目,但其70%以上的收入来自住房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该公司表示,其拥有2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持有超过53000项有效专利,发布了77项国际标准,并拥有超过60000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
7)布依格
法国企业集团布依格集团持续增加研发支出,2024 年的研发支出增至 7600 万欧元,高于 2023 年的 7100 万欧元和 2022 年的 6300 万欧元。
世界最大起重机“大卡尔”将重达245吨的穹顶吊装到位于英国萨默塞特郡欣克利角C核电站二号反应堆厂房上。该项目由布依格莱恩奥罗克(BYLOR)合资企业牵头建设。(图片:法国电力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数字指的是整个布依格集团,其中包括与建筑相关的业务,如布依格建筑公司、基础设施承包商科拉斯公司和房地产部门布依格房地产公司,但也包括与建筑无关的业务,如其TF1广播子公司。
布依格在其年度报告中提供了有关其研发活动的详细信息,并表示正在扩大研发规模,以帮助业务更快地发展。
该团队专注于与运营挑战直接相关的研究,其开发工作旨在将解决方案部署到各个业务部门。
其活动主要围绕四个实验室展开:设计建造实验室、能源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和建筑生态实验室。
设计建造实验室致力于探索数字化设计、空间和材料优化、新型建造技术、虚拟助手、成像技术、健康与安全、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地数据以及计算机视觉。与此同时,能源实验室着眼于可再生能源、能源性能和节能改造。材料实验室研究负责任的混凝土和材料多样性,而建筑生态实验室则关注自然保护、气候适应力、循环经济、生态设计和生物多样性。
8) ACS集团
总部位于西班牙的 ACS 集团(旗下拥有 Hochtief、澳大利亚的 Cimic 集团和美国的 Turner 建筑公司)在 2024 年投入 2610 万欧元用于研发和创新。这一数字比 2023 年的 2580 万欧元略有增加。
该公司表示,2024 年将启动 230 个创新项目,涉及数据管理和连接、数字设计和规划、智能建造、流程自动化以及可持续材料的开发。
报告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承包商 Dragados 的案例,该公司开发了 AUR-AI 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优化隧道掘进机 (TBM) 的掘进作业。ACS 表示,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建议,从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风险并优化施工成本。ACS 还指出,该系统通过预测潜在事故,也有助于保障工人安全。
除其他技术外,ACS 正在探索物联网(用于实时监控建筑资产)、生成式设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用于与数字模型交互)、无人机(用于测量)、GPS 和 RFID 系统以及 3D 打印。
9)上海建工集团
中国建筑企业上海建工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达110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该项投资占该公司2024年3002亿元人民币(422亿美元)营业收入的3.7%。
它将资金用于:绿色材料和低碳建筑技术;建筑过程的数字化和工业化;运营能源效率;以及环境监测和风险管理平台。
保持联系
通过我们世界领先的杂志、新闻简报和每日简报,随时获取您所需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