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Banner

从全球化到区域化?柳工新管理层为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

优质内容

23 七月 2025

请收听这篇文章
柳工新任总裁兼副董事长罗国兵(左)与退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曾光安(图片由柳工提供)柳工新任总裁兼副董事长罗国兵(左)与前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现任顾问曾光安(图片由柳工提供)

柳工最初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区域性企业,提供种类有限的轮式装载机,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最强大的企业之一。

该公司总部位于柳州,目前生产全系列机械设备,从挖掘机和推土机到矿用卡车、起重机和高空作业平台,产品销往中国以外的 180 个国家。

过去十年,柳工的收入翻了一番多,从 2015 年的 17 亿美元增长到 42 亿美元,在最新的黄表排名中位列第 18 位。

这一崛起是由曾光安的领导塑造的,他为柳工工作了40年,并在25年前的1999年成为柳工总裁。

但柳工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曾先生宣布,他将在今年5月年满60岁时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他的继任者罗国兵于1994年加入柳工,如今将出任总裁兼副董事长。

曾和罗都接受了《建筑简报/国际建筑》的独家专访,谈到了柳工的全球雄心以及它计划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带来的挑战。

为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好准备

曾先生回顾过去十年,指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首先是中国制造商的迅猛崛起,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以前,制造商主要分为三大类——北美、欧洲和日本/韩国。但如今,中国凭借其高质量的机器和新技术,构成了第四大类,并且发展迅猛,”他断言。

柳工909ECR小型挖掘机因其粉红色的紫荆花贴花而引人注目——这是对这家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故乡——广西柳州市的致敬。柳工909ECR小型挖掘机在2025年宝马展上脱颖而出,这要归功于其粉红色的紫荆花贴花——这是对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故乡广西柳州市的致敬(图片:Neil Gerrard)。

他表示,这些国内制造商已经主导了中国市场,因为它们比国际竞争对手更能有效地应对中国市场的繁荣与衰退周期。他举例指出,中国制造商目前占据了国内挖掘机市场90%的份额。

然而,在他看来,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许多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仍然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中国也是最能接受新技术的国家,”他补充道。“例如,中国对电机、自动驾驶和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量很大。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非常敏感。”

事实上,据 Off Highway Research 称,中国占全球电动工程机械市场的 80%

而且,未来还将有更多变化。过去,较低的贸易壁垒意味着汽车制造商(OEM)的高度国际化,但未来五到十年的环境可能会截然不同。

曾先生表示:“各国政府都开始关注区域市场。美国与各国展开博弈,提高了关税,并采取了反倾销政策。因此,市场格局将会发生变化。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对其他国家的制造商采取了行动。新兴市场虽然不如欧洲和北美稳定,但像印度这样的市场仍将持续增长。我认为这将对我们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但即将到来的变革并不意味着柳工将放弃国际市场:恰恰相反。罗先生希望为公司创造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经营环境,为此,他将寻求曾先生的支持,曾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的高级顾问。

罗先生指出,在他前任的领导下,柳工是最早一批开展国际业务的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之一。如今,海外销售额占柳工总收入的52%。

对罗先生来说,柳工的首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国际收入占比,目标是达到6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强调要加强客户支持、建立品牌信任、实现本地化生产和服务,并提高产品质量。

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

罗先生仍然认为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非常重要。“从整体价值来看,这些市场规模庞大,理应成为我们业务的一部分。此外,成熟市场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很高,这有助于我们持续增长。”他说道。

柳工塔式起重机亮相2024年中国宝马展柳工PT7025A-12型中型平头起重机。该公司通过收购不断丰富其产品线,新增了起重机产品。(图片:Alex Dahm/KHL Group)

他指出,在这些市场销售的机器利润率高于新兴市场,而且在这些市场取得成功也有助于说服其他市场的客户购买柳工的机器。今年在德国宝马展上,柳工宣布将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开设区域中心,以组建本地化的研发团队,并加强客户支持。

他还指出,一些新兴市场也涌现出许多充满希望的机遇,包括印度、亚太地区和非洲。

印度是柳工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在印度已经拥有一家工厂,并正在建设另一家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产。

罗先生表示:“柳工将加快海外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销售步伐。我们将为此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

“使用本地供应商和本地人才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公司24%的员工来自中国以外。我认为这个比例会上升到40%。”他补充道。

例如,该公司在印度雇佣了1000名员工,但其中只有7名是中国人。罗先生今年早些时候会见了印度政府代表,并指出印度政府对中国在印投资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正在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并与印度政府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当然,我们也为印度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为未来十年寻找目标

采矿业仍然是该公司另一项重点业务,随着对黄金、铜等原材料以及能源的持续需求,罗先生对该行业未来十年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柳工在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发布了其T系列轮式装载机。柳工在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发布了其T系列轮式装载机(图片:柳工)

“柳工是首家将重型电动机械推向市场的公司。这在中国以及北欧和北美等一些成熟市场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说道。他强调了电动机械的环保优势,以及其总体拥有成本(TCO)的吸引力。他还指出,半自动和全自动机械在这一领域也越来越受欢迎。

更多面向矿业领域的产品也正在研发中。曾先生表示,除了柳工现有的刚性卡车和宽体卡车外,公司很快还将推出铰接式卡车。

曾先生表示:“矿山设备是一个比较难做的产品类别,但我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罗先生会继续推行这一战略,在未来十年内成为领先的制造商。”

投资研发

曾先生非常重视创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今年早些时候,他曾强调,公司过去四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已从3.5%提高到4%。

“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设施——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设施不仅位于中国,我们还在世界各地设有研发中心,”他说道。他感谢大卫·比滕博(David Beatenbough)的支持。比滕博曾任凯斯亚太区工程机械总监,并在柳工担任副总裁15年,之后又担任顾问5年。

曾先生说:“与20-25年前的欧洲、日本和美国制造业相比,我们的起步水平很低。但在过去十年里,我们投入巨资研发智能自主制造系统,特别是大型轮式装载机、挖掘机以及一些零部件。”

他断言,这带来了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快的交付速度以及更严格的成本控制。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柳工与其供应链的合作。柳工与德国采埃孚(ZF)等零部件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合作生产传动系统;与美国康明斯(Cummins)等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合作生产发动机;此外,柳工还与液压专家力士乐(Rexroth)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资企业非常重要。它们不仅对柳工有利,也对整个行业有利。”曾先生表示。

与此同时,该公司已在约50个国家推出了电机产品。罗先生发起了一项全球推广活动,并在宝马展上达到高潮。“我认为我们在改变世界工业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与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电气设备零部件体系。”曾先生说道。

他继续说道:“柳工将加快新技术研发,尤其是在电气系统领域。我们几乎拥有全系列电机产品。我们已经有配套的客户服务方案,但仍需进行一些最后的研发,以在电机技术和智能产品方面创造更多优势。”

曾先生表示,即使柳工已经将自身视为电机领域的领导者,但这绝非自满的理由。“如果我们认为‘哦,我们已经是电气化技术的领导者了’,那么明年我们可能就会落后。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投资,继续快速发展,并在这些领域进行更多创新,才能保持柳工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他强调说。

公司另一个重点关注领域是半自动化和全自动机器。“我对产品和技术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前景非常乐观,”罗先生说。

“这不仅是因为技术进步,更是因为它与劳动力短缺息息相关,并且能够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因此代表着未来。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成本压力巨大,这将促进其发展。”

他承认,目前全自动产品只能用于非常具体的应用和情况,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产品和系统可能会迅速普及。

中国市场触底反弹了吗?

在国内,柳工开始看到一些迹象表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艰难时期后正在触底反弹,并最终可能走上温和增长的道路。

柳工9027FE电动挖掘机柳工9027FE电动挖掘机(图片:柳工)

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一趋势。“机械,尤其是小型机械,是降低劳动力需求的有效途径,”罗先生说。“今年,小型挖掘机和其他小型机械的需求非常好。我认为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

他指出,近年来国内制造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公司发展得很好,有些则面临困境。我认为像柳工这样拥有全球布局的公司会越来越好,而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公司则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为收购创造了可能性,罗先生对收购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条件合适。“我们计划收购或与一些公司合作。但目标公司必须优秀,并且符合我们的战略要求。我们拥有足够的产能,所以这不是我们收购的目标。”

建筑业不断演变的未来

罗先生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该行业将保持每年 3% 至 5% 的适度增长。

但他预测,其结构将会改变。印度、拉丁美洲、非洲部分地区以及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其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成熟市场,随着客户开始更换之前因种种原因推迟购买的设备,预计销售额将开始增长。他还预计,非洲、印度、中国和北美等市场对矿业产品的需求将十分旺盛。

客户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期望获得智能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支持。

曾先生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说,公司投资下一代也很重要。

“如果我们不投资于人才,尤其是年轻一代,我们就没有未来。我们拥有优秀的人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将支持罗先生和年轻一代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功。”他总结道。

保持联系

通过我们世界领先的杂志、新闻简报和每日简报,随时获取您所需的信息。

报名

Longer reads
最新消息: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目前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多少?
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持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但究竟投入了多少呢?
人形机器人真的会出现在你附近的建筑工地吗?
过去几年里,机器人一直被威胁要取代建筑工地的工作,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它们最终会取代建筑工地的工作吗?
宾利系统公司的内森·马什:为什么率先使用人工智能并不总是最好的
在宾利“基础设施年度”活动上,内森·马什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信任、真实性和人工监督为何仍然至关重要。
World Construction Week newsletter

World Construction Week & Construction Briefing

Global project news, expert analysis and market trends, straight to your inbox.

Sign m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