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长沙,住宅开发项目已越来越少见,这里是一个建筑工地。(图片:KHL集团)中国的建筑业不再以迅猛扩张为特征。
直到最近,似乎永无止境的住房需求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但这些增长引擎正在放缓:恒大集团的倒闭,这家曾经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房地产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中国的住宅建设是如何陷入困境的。
根据国家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3.6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9138亿美元)。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同比增长仅为0.2%。
全国住宅地产投资下降了10.4%。基础设施投资的情况略好一些,同比增长了4.6%。
与此同时,海外承包营业额和新订单不断增加,对水利、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加速增长。
从中国四大国有建筑承包商(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和中国铁建)的最新财务报告来看,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建筑行业正在发生的转变。
他们最新的半年业绩报告共同展现了一个面临压力但正在重新定位以抓住国内外新机遇的行业现状。这些数据揭示了压力所在、增长动力来源以及北京方面希望该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建筑简报》分析了中国四大建筑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SCEC)
全球收入最高的承包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SCEC)在2025年前七个月实现了温和增长。新合同同比增长1.4%至2.68万亿元人民币(3752亿美元),建筑合同同比增长2.1%至2.49万亿元人民币(3486亿美元)。
尽管国内住宅市场持续萎缩,但住房合同仍是最大的组成部分,金额达1.63万亿元人民币(2282亿美元)。基础设施合同金额为8533亿元人民币(1195亿美元),而海外合同总额为1273亿元人民币(178亿美元)。
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和海外业务展现出韧性,抵消了国内住宅业务的疲软。尽管住宅业务仍占中国建筑集团业务的大部分,但增长有限表明该公司是在维持规模而非扩张。
与此同时,海外合同比例相对较小,表明中国仍然依赖国内市场。
2)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
中国交通建设自诩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公路和桥梁设计建造公司,其中期业绩凸显了中国建筑业面临的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8%至人民币3354.5亿元(470亿美元),毛利润下降14%,营业利润下降16.2%。尽管如此,公司报告称,新签合同总额达人民币9911亿元(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
海外业务依然表现亮眼,新合同额达2004亿元人民币(281亿美元),增长2.2%。新兴产业,特别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也实现了扩张,达到3203亿元人民币(448亿美元)。
该公司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年目标,即新合同增长不低于 7.1%,收入增长不低于 5%。
中国交建在声明中强调了其战略转向“创新、绿色发展、数字智能、融合与可持续发展”。该公司推出了BlueWing-LLM,这是首个面向土木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目前已应用于30多个场景。
管理层还强调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并将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视为未来增长的核心。中国交通集团声称其业务遍及全球139个国家。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马来西亚承建了民都鲁-杰帕克大桥,该桥于2025年3月通车(图片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提供)。
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
中国铁建公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5.2%至4892亿元人民币(685亿美元),总利润下降14%。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达10562亿元人民币(约合1467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国内新签合同总额下降8.4%至9421亿元人民币(约合1308亿美元),占中国铁建新签合同总额的89.2%。而海外新签合同总额则大幅增长57.4%,达1141亿元人民币(约合159亿美元)。
中国铁建在最新中期报告中评论其建筑业务时指出,“建筑业务各子行业出现显著分化,水利、能源和电力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而建筑施工、公路和市政工程则出现下滑。”
报告还指出,“中国建筑业运营行业目前已进入发展模式转型和增长动力转移的关键阶段。”
中国铁建近日竣工了连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贺兰山隧道,全长8.8公里。该隧道是宝音高速铁路英坝支线的一部分。(图片由中国铁建提供)
4)中国铁路集团(CREC)
中铁集团公布营收5125亿元人民币(约合718亿美元),同比下降5.9%。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迄今为止是其最大的业务板块)同比下降7.5%。然而,新订单总额达1.1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主要得益于海外订单额增长51.6%,达到1249亿元人民币(约合175亿美元)。
该公司还在其所谓的“第二曲线”业务领域获得了总额达1433亿元人民币(199亿美元)的订单,这些业务包括水利、能源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该公司强调,国家政策支持,包括超长期政府债券和定向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定因素。该公司还指出,城镇化政策正在转变,中国城镇发展正从“大规模渐进式扩张”转向“提升现有存量的质量和效率”。正如中国铁建所指出的,这反映了城镇发展结构从快速建设转向更新、改造和优化。
与此同时,作为研发活动的一部分,中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REC)开发了用于铁路的智能施工机器人、用于高速桥梁的新型振动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地下工程技术。这些努力与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新质量生产力”的号召相契合。
在江底牛澜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在其旁作业(图片由中国铁路集团提供)。
从扩张到转型
中国庞大的建筑规模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幕后,一种转变正在发生。
随着建筑业逐渐摆脱过去二十年快速扩张的局面,该国最大的承包商发现,要复制前几年所享受的巨额收入增长越来越难。
现在,重点转向升级现有库存、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尚待观察的是,中国建筑巨头所倡导的转型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疲软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拖累。
保持联系
通过我们世界领先的杂志、新闻简报和每日简报,随时获取您所需的信息。
